论早期儒家的共同体思想

被引:11
作者
孔德立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儒学; 共同体;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19.06.017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10102 ;
摘要
儒学的共同体思想可追溯至《尚书·尧典》。春秋后期,孔子面临礼坏乐崩的局面,建构了内仁外礼的共同体结构。《大学》篇通过"明明德""亲民"与"止于至善",论证了自上而下的家国共同体。孟子认为,为政者要有恻隐之心,才能施行仁政,只有制民之产,才可以"保民而王",从而构筑了王道政治共同体。儒家的共同体思想以及在历史上的实践,对于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9+174+197 +1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M].牟钟鉴.中华书局.2016,
[2]  
四书章句集注.[M].(宋) 朱熹; 撰.中华书局.2011,
[3]  
尚书覈诂.[M].黄怀信标校;杨筠如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4]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5]   以德抗位:先秦儒家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抉择 [J].
谢耀亭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3 (06)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