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三大城市群产业协作效果评价与比较

被引:8
作者
安树伟
闫程莉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群; 专业化; 多样化; 产业协作综合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在对都市圈产业分工与协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专业化指数、多样化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方法,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协作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看,三大城市群产业协作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珠三角产业协作效果最好,其次是长三角,而京津冀最差;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看,三大城市群与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各有所长;从各城市群与非农产业的协同关联度看,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协同关联度要好于京津冀,而且第三产业对三大城市群产业协作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产业协作的综合效率来看,珠三角产业协作的综合效率最高,京津冀次之,长三角最低。为了促进三大城市群的产业协作,须降低行政性交易成本,提升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交通通达性,遵循市场规律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产业集聚的动力与效益.[D].张弢.合肥工业大学.2015, 05
[2]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研究.[D].曹阳.吉林大学.2008, 11
[3]  
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王传民.北京交通大学.2006, 06
[4]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间制造业分工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徐曌 ;
欧国立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8) :28-35
[5]   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 [J].
祝尔娟 ;
何皛彦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1 (03) :49-59
[6]   基于DEA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动态效度评价 [J].
冯怡康 ;
王雅洁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1 (02) :70-74
[7]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J].
邬晓霞 ;
卫梦婉 ;
高见 .
生态经济, 2016, 32 (02) :84-87
[8]   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 [J].
赵东霞 ;
韩增林 ;
王利 ;
赵彪 .
经济地理, 2015, 35 (06) :8-16
[9]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一体化问题研究 [J].
张玉英 ;
畅向辉 .
商业经济研究, 2015, (02) :138-140
[10]   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市场化机制与实践模式 [J].
叶振宇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7 (06) :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