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项目参与方合作关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25
作者
马恩涛
李鑫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
PPP模式; 社会网络分析; 契约关系; 责权配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随着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的日益上升,作为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准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PPP模式也越来越得到广泛采用,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重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对PPP项目所涉及的众多参与方及其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进行分析,特别是运用点度中心性、居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这三个指标对PPP项目各参与方在关系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量化,建立了运用SNA方法系统分析基础设施PPP项目各参与方契约关系的普适性框架,并认为PPP模式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参与程度的不同造就了不同PPP项目所涉及的参与方及其之间契约关系的不同,进而决定了PPP模式下不同项目参与方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因此,PPP模式的成功运用,一方面要求完善参与方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另一方面要根据PPP项目下各参与方职能作用的不同明确界定政府与项目公司以及其他参与方之间的责任和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3+77 +7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私人过度自信的PPP项目最优补偿契约设计与选择 [J].
吴孝灵 ;
刘小峰 ;
周晶 ;
卢梦莹 .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 (11) :29-39
[2]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J].
焦媛媛 ;
付轼辉 ;
沈志锋 .
项目管理技术, 2016, 14 (08) :32-37
[3]   PPP模式的治理逻辑、工具属性及其绩效 [J].
唐祥来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 32 (04) :20-27
[4]   PPP模式下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契约关系及其治理——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PPP为例 [J].
王俊豪 ;
金暄暄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37 (03) :62-68
[6]   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收益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J].
宋金波 ;
宋丹荣 ;
付亚楠 .
管理评论, 2015, 27 (03) :67-74
[7]   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 [J].
刘薇 .
改革, 2015, (01) :78-89
[8]   基于SNA的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网络角色动态性分析 [J].
许聪 ;
丁小明 .
项目管理技术, 2014, 12 (09) :24-29
[9]   参与方地位非对称条件下PPP项目风险分配的博弈模型 [J].
李林 ;
刘志华 ;
章昆昌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08) :1940-1948
[10]  
整体网分析讲义[M]. 格致出版社 , 刘军,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