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农信社改革对改善金融支农的政策效应评估——基于全国农户调查面板数据的倍差法分析
被引:41
作者:
赵峦
[1
]
孙文凯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倍差法;
金融财政化;
自我可持续;
目标客户覆盖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农信社改革改善金融支农功能有两项目标,一是提高农信社对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农户的贷款覆盖面;二是减少非商业化导向的农户贷款,解决利用金融手段履行财政职能的问题。本文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倍差法,通过研究2003年启动的农信社改革对于不同类型农户借贷获得的影响,分析上述两项目标是否达到。2003~2006年,年内获得农信社贷款的农户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改革后农信社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反而在减少。倍差法分析表明,无论第一批还是第二批省份农信社改革试点,都没有显著促进农户信贷的总体覆盖面。其中,改革引致贫困村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下降,农信社将信贷资源选择性配给到贫困村的问题有所缓解。对于非贫困村农户,第一批试点省份改革仅改善了以农业为主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性,第二批试点省份改革则对各类农户贷款获得都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上一轮农信社改革减弱了金融财政化问题,但并未更好满足农户有效信贷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6
页数:13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