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学界关于“李约瑟之谜”研究述评

被引:3
作者
孙晔
机构
[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地理环境; 文化模式; 经济结构; 政治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本文从"李约瑟之谜"问题的提出及表述出发,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李约瑟之谜"的成果进行了分类介绍及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李约瑟之谜"的一般解释,即李约瑟之谜产生的原因是多维度的,地理环境、文化模式、经济结构、政治制度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其中地理环境又是其他三项形成的先导性因素,而独特的东方儒学文化、自给自足的租佃型的封建地主制、对外封闭对内一统的中央集权式的官僚层级制度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构成了中国封建制社会长期维持的超稳定结构,极大地遏制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建立以及科学革命在中国的诞生。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经济专题[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 2008
[2]  
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M]. 山东大学出版社 , 陈启能主编, 2005
[3]  
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刘钝,王扬宗编, 2002
[4]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 三联书店 , 黄仁宇著, 1997
[5]  
China s Agricultural Legacy. Tang,Anthon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Change . 1979
[6]  
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An Economic Analysis. Chao,Kang. . 1986
[7]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Elvin,Mark. . 1973
[8]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马克斯·韦伯著, 2006
[9]   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5-22
[10]   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 [J].
文贯中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51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