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韧性的支撑基础:基于产业根植性的视角

被引:42
作者
李晓华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链; 供应链; 价值链; 韧性; 根植性;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221111.005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近年来,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产业链韧性和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产业链除了需要具有抗冲击能力,还需要能够避免因为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而外迁,因此产业链韧性应当包括抗冲击能力与根植性两个维度。产业根植性包括基于初级要素的根植性、基于高级要素的根植性、基于产业生态的根植性与基于社会关系的根植性等不同层次。总体上看,我国产业根植性呈现不断增强态势,但由于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全球产业链重构等因素,产业链外迁压力加大。增强产业根植性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趋势与关键影响因素 [J].
杨丹辉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 (07) :32-40
[2]   从产业政策到产业链政策:“链时代”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J].
盛朝迅 .
改革, 2022, (02) :22-35
[3]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潜在经济增长率 [J].
朱民 ;
张龙梅 ;
彭道菊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11) :149-171+208
[4]   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J].
刘志彪 .
经济学家, 2019, (12) :5-13
[5]   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J].
李晓华 ;
刘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3) :20-32
[6]   根植性、路径依赖性与产业集群发展 [J].
霍苗 ;
李凯 ;
李世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11) :105-110
[7]   企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及其政策含义 [J].
庄晋财 .
财经问题研究, 2003, (10) :19-23
[8]  
探索产业区位[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王缉慈, 2022
[9]  
国家竞争优势[M]. 华夏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2002
[10]  
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美)理查德·R.纳尔逊(RichardR.Nelson),(美)悉尼·G.温特(SidneyG.Winter)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