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特征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湘韵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力; 学习效率与持续性; 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创新思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大学生学习力是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现状特征,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分为学习效率与持续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五个维度,围绕不同群体大学生学习力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呈正向分布,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之间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学习力呈现U形发展趋势,院校类型与学习力并非完全对应等结论。研究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学习力各要素之间表现出不同稳定性、提出"大二"年级现象凸显出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改进大学生学习方式是提升大学生学习力的关键等实践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发展学习力:教学管理应有之义 [J].
朱唤民 .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1) :88-89
[2]   走向明天的教育学院——对北大教育学院的一些观察 [J].
程介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4) :75-84+189
[3]   大学生人际适应“二年级现象”的辩证解读 [J].
梁红 ;
黄希庭 .
高等教育研究 , 2010, (05) :76-80
[4]   “二年级现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J].
褚远辉 ;
尹绍清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09) :120-122
[5]   纵向Rasch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追踪研究中的应用 [J].
曹亦薇 ;
毛成美 .
心理学报, 2008, (04) :427-436
[6]   学习力结构释义 [J].
刘斌祥 ;
邹亚建 .
科技创业月刊, 2007, (06) :131-132
[7]   谈在反思中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力 [J].
蒋文昭 .
教育与职业, 2006, (32) :184-185
[8]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马什赫伯特 .
心理学报, 2004, (02) :186-194
[9]  
学习力[M]. 南方出版社[美]柯比(W.C.Kirby)著, 2005
[10]  
现代课程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钟启泉,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