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以天水市为例

被引:21
作者
李馨
石培基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经济发展; 协调度; 均方差决策; 天水市;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3.034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针对天水经济快速发展、用地需求增速明显而土地供给约束日益加大的问题,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规模、结构、效率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出发,构建了反应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及28个具体指标构成。基于均方差决策求解法,对天水市的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8年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两系统协调程度不高、质量欠佳,协调度指数总体趋势下降;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演进模式由经济发展滞后土地利用模式转变为土地利用滞后经济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 [J].
丛明珠 ;
欧向军 ;
赵清 ;
王仲智 ;
葛兆帅 .
地理研究, 2008, (03) :574-582
[2]   甘肃省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J].
石培基 ;
杨中标 ;
程红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2) :26-30
[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J].
吴建寨 ;
李波 ;
张新时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554-2558
[4]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经济能值分析 [J].
张军民 .
经济地理, 2007, (03) :489-491
[5]   干旱区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J].
张宏元 ;
杨德刚 ;
王野 ;
马文红 .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135-140
[6]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J].
黄和平 ;
毕军 ;
李祥妹 ;
张炳 ;
杨洁 .
生态学报, 2006, (08) :2578-2586
[7]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 [J].
戴全厚 ;
刘国彬 ;
刘明义 ;
王跃邦 .
地理学报, 2005, (02) :209-218
[8]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 [J].
邵波 ;
陈兴鹏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136-141
[9]   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以河北新乐市为例 [J].
王书华 ;
张义丰 ;
毛汉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96-104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刘彦随 ;
陈百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3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