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视角下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58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张理娟
王泽楠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城镇化; 资源环境承载力; 响应指数; 响应度; 山东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9.011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是复杂人地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以及地理学面向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综合集成与相互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人地协调、多维视角、综合集成"理念下建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概念模型,运用响应指数和响应度公式,对1991—2014年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得出响应关系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镇化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指数由"正响应"转变为"负响应",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度由相对稳定转变为急剧提高;3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关系演变的两大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评价及协同演化研究 [J].
孙才志 ;
张坤领 ;
邹玮 ;
王泽宇 .
地理研究, 2015, 34 (10) :1824-1838
[2]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J].
傅伯杰 ;
冷疏影 ;
宋长青 .
地理科学, 2015, 35 (08) :939-945
[3]   基于城镇化科学发展的京津冀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刘明 ;
高林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04) :6-8
[4]   中日韩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变化比较研究 [J].
李芬 ;
李岱青 ;
张林波 ;
侯春飞 ;
朱夫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4) :125-131
[5]   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城镇化转型路径研究 [J].
庄贵阳 ;
谢海生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2) :1-10
[6]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及能源消费预测 [J].
张乐勤 .
城市问题, 2015, (02) :64-71
[7]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 [J].
樊杰 ;
王亚飞 ;
汤青 ;
周侃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1-10
[8]   中国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例 [J].
周侃 ;
樊杰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39-52
[9]   基于BP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动态模拟研究——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例 [J].
陈晓红 ;
吴广斌 ;
万鲁河 .
地理科学, 2014, 34 (11) :1337-1343
[10]   环渤海地区海域承载力测度与时空分异分析 [J].
孙才志 ;
于广华 ;
王泽宇 ;
刘锴 ;
刘桂春 .
地理科学, 2014, 34 (05) :51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