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评选、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被引:90
作者
刘瑞明 [1 ]
李林 [2 ]
亢延锟 [2 ]
赵勇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景点评选; 公共服务; 旅游经济发展; 准自然实验; 双重差分方法;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80206.009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经济被认为是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绿色"驱动力,为了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常常通过"景点评选"来向外界展示地区的风景名胜。这些评选活动是否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借助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本文首次利用2002—2015年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景点评选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区景点被评选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并未显著带动旅游经济指标的提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选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想效果,是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理解为是"终身制",缺乏来自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景区配套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无法充分发挥对旅游经济的促进效应。从2012年开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考核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经济带动作用开始攀升。上述逻辑在后续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佐证。本文的发现为相关部门对于旅游景点的考核管理政策给予了实证支持,也为未来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地方政府的环境构建行为与旅游产业潜在增长——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实证认识 [J].
孙盼盼 ;
夏杰长 .
财贸经济, 2016, (03) :148-161
[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发保护与国际经验借鉴 [J].
梁明珠 ;
鲍春晓 ;
徐晓倩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141-146
[3]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及其地域分布特征 [J].
丁洁 ;
吴小根 ;
丁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1) :70-72+87
[4]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管理体制变迁——武陵源案例研究 [J].
张朝枝 ;
徐红罡 .
管理世界, 2007, (08) :52-57+65
[5]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6]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7]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 [J].
敖荣军 ;
韦燕生 .
财经研究, 2006, (03) :32-43
[8]   风景名胜区行政割据现象的产权分析 [J].
柴海燕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5) :77-80
[9]   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J].
葛丽芳 .
宏观经济管理, 2003, (12) :47-48
[10]  
Tourism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J] . Hengyun Li,Jason Li Chen,Gang Li,Carey Go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