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储蓄率:新的测算及财政视角的分解

被引:12
作者
汪德华 [1 ]
李琼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
政府储蓄率; 分解框架; 政府消费;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6.09.002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提供了一个研究政府储蓄问题的基本框架。但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政府储蓄和财政统计中的财政盈余(赤字)并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按照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财政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政府储蓄计算过程的分类、整合,构造了一个政府储蓄的财政视角分解框架,将政府储蓄问题与财税问题关联起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我国政府储蓄的各构成项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作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8年,中国的政府储蓄率已经从4.83%上升至11.98%;国际比较的结果表明,中国的高政府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扣除社保缴款后的宏观税负过高,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偏低。除此之外,经常转移中的社会保险福利和社会补助支出不足也是导致我国政府储蓄率高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宏观税负国际比较:一种基于可比性的分析 [J].
董根泰 .
财贸经济, 2014, (04) :30-37
[2]   中国财政收入规模:演变与展望 [J].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 ;
汪德华 .
经济学动态, 2011, (03) :32-37
[3]   中国政府储蓄研究:实践考察与政策应对 [J].
杨涛 .
财贸经济, 2011, (02) :49-54
[4]   准确理解中国经济统计 [J].
许宪春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21-31
[5]   中国政府高储蓄的成因分析和中期展望 [J].
张明 .
财贸经济, 2007, (10) :10-16+128
[6]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
[7]   从资金流量表看中国的高储蓄率 [J].
何新华 ;
曹永福 .
国际经济评论, 2005, (06) :58-61
[8]   政府储蓄的形成:从财政收支角度所作的考察 [J].
刘家新 .
财经科学, 2002, (01) :46-51
[9]   政府储蓄的经济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管理世界, 1999, (06) :32-39
[10]  
中国的高储蓄[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张明,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