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者在流入地的社会支持研究——基于东部四城市的实证调查

被引:6
作者
肖索未
高颖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外来务工者; 社会支持; 流入地; 代际差异; 举家外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5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302 ;
摘要
在流入地获得社会支持有利于外来务工者的身心健康、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合。基于在北京、东莞、温州和青岛的947份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外来务工者能够在流入地获得经济和情感支持,但男性在情感支持方面严重不足;外来务工者几乎完全依赖非正式社会网络获得社会支持,极少求助社会机构;工作地的亲属和同乡网络是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而新生代、学历较高和与家人同在打工地的人群则更容易从城市新建构的同事网络中获取支持。鼓励举家外出、提高社会服务机构对外来人口的可及性将有利于增进外来务工者在流入地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而促进社会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J].
和红 ;
智欣 .
人口研究, 2012, 36 (05) :37-46
[2]   重庆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J].
孟雁鹏 ;
李祚山 ;
谌旻明 ;
赵和平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5 (02) :27-30
[3]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的社会支持研究——以北京地区家政服务员社会网络构建为例 [J].
李春霞 .
北京社会科学, 2012, (01) :28-33
[4]   外来蓝领青年的社会支持网络探析 [J].
唐利平 ;
薛亚利 .
青年探索, 2010, (06) :86-92
[5]   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 [J].
关信平 ;
刘建娥 .
人口与经济, 2009, (03) :1-7
[6]   农民工小团体现象的探测与分析 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J].
悦中山 ;
杜海峰 ;
李树茁 ;
费尔德曼 .
社会, 2009, 29 (02) :131-146+226
[7]   城市外来“散工”社区就业与社会支持——以武汉市为例 [J].
徐莉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29 (01) :81-85
[8]   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 [J].
李树茁 ;
任义科 ;
靳小怡 ;
费尔德曼 .
人口与经济, 2008, (02) :1-8+70
[9]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城市融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朱考金 ;
刘瑞清 .
青年研究, 2007, (08) :9-13
[10]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变迁 [J].
单菁菁 .
城市问题, 2007, (04)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