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病人下肢手术

被引:24
|
作者
李挺
金勉
徐旭仲
卢园园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腰丛; 坐骨神经; 老年;
D O I
10.13771/j.cnki.33-1386/r.2005.05.009
中图分类号
R614 [麻醉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7 ;
摘要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的不 良反应。方法:择80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 组,n=40) 和硬膜卟麻醉(B,n=40) 两组,分别施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A 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采 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两点分别给予0. 4%罗比卡因0. 3 ml/kg(坐骨神经)、0. 5 ml/kg(腰丛):B 组则 选择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予0. 75%罗比卡因0. 3ml/kg。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5、 30、 60、 90 min 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升压药的用量、术中输液量、尿潴留发生率等并 记录病人麻醉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病人麻醉 后的血压均显著下降,B 组病人在麻醉后15 min、30min 的 SBP、DBP 明显低于 A 组(P<0. 01) ,随后 60 min 及90min 的 DBP 仍明显低于 A 组(P<0. 05) ;手术期间 B 组的晶体输入量(1425±361) ml 明显高 于 A 组(1010±329) ml(JP<0. 01) 。曾用麻黄碱针的病人 B 组(16例)显著多于 A 组(1例)(P<0. 05) 。 B 组尿潴留发生率(11/40例)显著高于 A 组(0/40例)(P<0. 01) 。结论: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 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老年病人行下肢手术理想的麻醉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罗比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徐仲煌
    黄宇光
    潘华
    陈绍辉
    任洪智
    叶铁虎
    罗爱伦
    [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2, (05) : 235 -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