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生产链位置是否影响创新模式选择——基于微观角度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112
作者:
张陈宇
[1
]
孙浦阳
[2
,3
]
谢娟娟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2]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3]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来源:
关键词:
生产链位置;
激进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0.0005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创新模式选择不仅与自身因素相关,还与生产分工流程相关;本文首次从理论与实证验证了企业的生产链位置对于创新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首先,基于产品分工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诠释了企业生产链位置对于创新模式的影响:位于生产链上游的企业的产品可塑性强,适用范围更广,激进式创新引入的新产品替代旧产品的可能性较小,它们面临更小的"利润侵蚀效应";生产链上游企业中间品种类相对较少,激进式创新带来的高不确定性产生的协调成本较低,它们的"协调成本效应"也相对较小,因此位于生产链上游的企业采取激进式创新具有比较优势,反之位于生产链下游的企业偏向于渐进式创新。在实证上,本文首次通过插值法估算出1998~2011年中国投入产出系数,进而量化企业生产链位置指标,然后基于企业和专利数据库,根据理论的推论,对生产链分工位置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效果,以及如何影响创新行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验证,证实了两个效应是生产链位置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传导路径:在各使用3类指标区分企业对"利润侵蚀效应"与"协调成本效应"敏感性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分类回归发现,高产品替代性企业、在位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由于对"利润侵蚀效应"更敏感,它们创新模式的选择对生产链位置的反应更强烈;高产品复杂度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低管理效率的企业由于对"协调成本效应"更敏感,它们创新模式的选择对生产链位置的反应也更强烈。最后,本文使用Heckman两步法对可能存在的估计偏误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本文理论模型的主要命题和基础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9+233
+233
页数:16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