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储蓄率形成原因探析

被引:2
作者
魏勇强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总储蓄率;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人口结构; 社会制度变迁;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12.12.037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世界银行给出的1982-2010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地区及主要国家总储蓄率为基础,分析我国近年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与我国高储蓄率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的影响,高经济增长必然伴随较高储蓄率;社会收入分配不均,我国现阶段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加大,导致储蓄率攀升;金融体系的制约,我国信用制度不够完备,人们缺乏合适的投融资渠道,所以只好自我储蓄;人口结构的变迁,我国近年人口抚养比增大,促进了人们多储蓄;社会制度的变迁,旧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促使人们进行预防性储蓄;历史文化因素,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崇尚节俭、未雨绸缪;利率因素,这个因素在中国表现得不太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如何实现适度储蓄率 [J].
周晓东 .
企业研究, 2010, (20) :58-60
[2]   中国高储蓄率原因及其合理性诠释 [J].
王满仓 .
西部论丛, 2010, (09) :26-28
[3]   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的制度性对策分析 [J].
梁万泉 .
商业时代, 2010, (17) :85-86
[4]   合理降低高储蓄率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J].
柳文 .
决策与信息, 2010, (04) :13-17
[5]   驳“美国经济衰退与中国储蓄率高有关”论调 [J].
刘雅佳 ;
刘德鑫 .
改革与战略, 2010, 26 (02) :178-181
[6]   劳动力抚养负担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 [J].
钟水映 ;
李魁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1) :4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