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诉讼制度设计缺陷

被引:44
作者
吴英姿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代表人诉讼制度; 群体诉讼; 司法的边界;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09.02.016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实证调查表明,代表人诉讼制度不是法院处理群体纠纷案件的唯一方式。当事人人数多少及其相互关系、案件类型、审判成本、外部压力等都是影响法院处理群体纠纷方式的因素。代表人诉讼制度设计存在明显缺陷,导致这个在理论上和立法上被赋予高度期待的制度在实际运作中遭遇重重障碍,群体纠纷案件处理结果成为多方力量博弈的产物。该制度的缺陷提醒我们:法治建设过程中不能抛开国外法律制度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文化基础和制度环境,简单化理解,甚至曲解他国立法,"为我所用"式地盲目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8+158 +15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行政诉讼:多中心主义的司法 [J].
汪庆华 .
中外法学, 2007, (05) :513-533
[2]   论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机制——美国集团诉讼的分析和借鉴 [J].
章武生 .
中国法学, 2007, (03) :20-30
[3]   群体诉讼与司法局限性——以证券欺诈民事集团诉讼为例 [J].
耿利航 .
法学研究, 2006, (03) :63-76
[4]   公益诉讼的局限及其发展的困难——对建立新型经济诉讼的几点思考 [J].
叶明 .
现代法学, 2003, (05) :31-36
[5]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 [J].
张静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13-124+207
[6]  
就事论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桑斯坦, 2007
[7]  
集团诉讼问题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范愉编著, 2005
[8]  
法律之内的正义[M]. 法律出版社 , 郑成良著, 2002
[9]  
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程竹汝著, 2001
[10]  
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M]. 法律出版社 , (日)小岛武司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