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大都市郊区居民日常休闲特征——以北京市上地—清河地区为例

被引:18
作者
桂晶晶 [1 ]
柴彦威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日常休闲; 郊区居民;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郊区化和休闲大众化的背景下,休闲成为衡量郊区生活方式、提升郊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侧面。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将居民划分为单身、新婚、满巢Ⅰ、满巢Ⅱ和空巢5个阶段,通过对2012年北京市上地—清河地区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的方差分析,剖析家庭生命周期对日常休闲行为的影响。乘坐公共交通与朋友一起进行购物、KTV和看电影等娱乐活动是单身阶段的主流休闲方式;家庭成员成为婚后阶段休闲的主要同伴;孩子出生以后,私家车出行成为满巢Ⅰ阶段的主要交通方式,每次休闲的平均时间变长;满巢Ⅱ阶段,参与体育锻炼的郊区居民变多;空巢阶段的居民以自然型休闲活动为主,在社区内休闲的比例上升,与家庭成员一起休闲的比例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郊区居民游憩行为过程与个体决策——基于北京回龙观社区的调查 [J].
孙瑜 ;
冯健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06) :117-122
[2]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J].
申悦 ;
柴彦威 .
地理学报, 2013, 68 (04) :506-516
[3]   北京居民日常休闲行为的性别差异 [J].
许晓霞 ;
柴彦威 .
人文地理, 2012, 27 (01) :22-28
[4]   城市女性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差异分析——基于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对比 [J].
许晓霞 ;
柴彦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2) :95-100
[5]   郊区办公活动的区位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亦庄为例 [J].
陈叶龙 ;
张景秋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 (06) :69-73
[6]   郊区巨型社区的活动空间——基于北京市的调查 [J].
许晓霞 ;
柴彦威 ;
颜亚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1) :41-49
[7]   社会发展转型背景下北京不同职业居民的休闲行为分析 [J].
宁泽群 ;
赵鹏 ;
罗振鹏 .
旅游学刊, 2009, 24 (06) :46-52
[8]   中国特色的“边缘城市”发展:解析上海与北京城市区域向多中心结构的转型 [J].
李祎 ;
吴缚龙 ;
尼克费尔普斯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4) :2-6
[9]  
北美休闲研究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J]. 杰弗瑞·戈比,沈杰明,刘晓杰,刘慧梅.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   北京城市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路径及其时空特征 [J].
张纯 ;
柴彦威 ;
李昌霞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4)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