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公民素养的理论基础与培养体系

被引:68
作者
郑云翔 [1 ]
钟金萍 [1 ]
黄柳慧 [1 ]
杨浩 [2 ,3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分校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数字公民素养; 数字公民教育; 理论基础; 培养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4.5 [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当前,技术的滥用、误用产生了诸如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社会问题,带来了负面影响和危害。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提升数字公民素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倡议并呼吁重视数字公民素养,该文围绕数字公民素养的理论基础和培养体系展开论述。首先界定了数字公民素养的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法详细探讨了数字公民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4项一级内容指标和11项二级内容指标。在界定数字公民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后,该文深入论述了它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以凸显其必要性。然后阐述了数字公民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数字公民教育的意义所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提出基于"三面向"的数字公民素养培养体系。合格数字公民的培育势在必行,数字公民素养的提升能带动核心素养和数字智商的全面提高,从而促进文明、和谐数字社会的构建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数字公民教育:亚太地区的政策与实践 [J].
周小李 ;
王方舟 .
比较教育研究, 2019, 41 (08) :3-10
[3]   数字公民与核心素养:加拿大数字素养教育综述 [J].
余慧菊 ;
杨俊锋 .
现代教育技术, 2019, 29 (07) :5-11
[4]   数字化生存——数字时代的挑战与教育应对 [J].
张立新 ;
姚婧娴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4 (04) :1-8
[5]   国际数字公民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 [J].
俞思瑾 ;
郑云翔 ;
杨浩 ;
黄星云 ;
钟金萍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6) :49-59
[6]   数字公民视野中的数字智商:八大能力与三层目标 [J].
王佑镁 ;
潘磊 ;
赵文竹 .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8, (08) :25-28
[7]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 [J].
林崇德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 15 (02) :145-154
[8]   美国中小学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现状及启示 [J].
阮高峰 ;
张冬冬 ;
Leaunda Hemphill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 (19) :17-21
[9]   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J].
杨浩 ;
徐娟 ;
郑旭东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1) :9-16
[10]   论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转化 [J].
张立新 ;
张小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10)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