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草原带1982-2008年间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被引:11
|
作者
陈奕兆 [1 ,2 ,3 ]
李建龙 [1 ,2 ,3 ]
孙政国 [3 ,4 ]
刚成诚 [3 ,5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2]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3]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4] 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欧亚大陆草原带; BEPS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欧亚大陆草原带主要包括哈萨克草原和蒙古草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过渡生态系统。同时该区域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因此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但是,针对该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研究尚有诸多不足,特别是哈萨克草原。本研究在原有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的基础上,对光合最大羧化效率(Vc,max)和自氧呼吸等过程算法进行了优化,以地面实测样方数据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精度验证,进而利用改进后的BEPS模型模拟了1982-2008年间的欧亚大陆草原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改进的BEPS模型与3个地区(哈萨克斯坦,内蒙古和新疆)的样地观测数据相比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且预测能力较原有BEPS模型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7年间,区域内NPP的平均值为120g C/m2,其中蒙古草原为116.9g C/m2,哈萨克草原为122g C/m2。在区域暖干化的背景下,蒙古草原的NPP呈现上升趋势,而哈萨克草原则在前苏联解体前后先上升后下降。区域内草地主要与年降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温度的响应普遍较弱,表明降水是该区域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2000-2010年锡林郭勒草原NPP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刘海江
    尹思阳
    孙聪
    彭福利
    周澎
    [J]. 草业科学, 2015, (11) : 1709 - 1720
  • [2]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近10年NPP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穆少杰
    李建龙
    杨红飞
    刚成诚
    陈奕兆
    [J]. 草业学报, 2013, 22 (03) : 6 - 15
  • [3] 基于卫星遥感的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侯美亭
    赵海燕
    王筝
    延晓冬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3) : 353 - 364
  • [4] 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穆少杰
    李建龙
    陈奕兆
    刚成诚
    周伟
    居为民
    [J]. 地理学报, 2012, 67 (09) : 1255 - 1268
  • [5] 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对多因子响应的模拟
    张彦敏
    周广胜
    [J]. 科学通报, 2012, (13) : 1112 - 1118+1183
  • [6] 内蒙古阿拉善盟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
    张鹤
    宝音陶格涛
    [J].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 (04) : 103 - 108
  • [7] 内蒙古草原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龙慧灵
    李晓兵
    王宏
    魏丹丹
    张程
    [J]. 生态学报, 2010, 30 (05) : 1367 - 1378
  • [8] 中亚地区1982年至2002年植被指数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索玉霞
    王正兴
    刘闯
    于伯华
    [J].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 1422 - 1429
  • [9]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恢复效果调查
    石莎
    邹学勇
    张春来
    苏格日乐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02) : 86 - 92
  • [10] 玛曲县草地退牧还草工程效果评价
    王静
    郭铌
    蔡迪花
    邓振镛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 1276 - 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