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60年——路径与建树(1949—2009)

被引:17
作者
董志凯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工业化; 路径; 建树; 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6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经历了诸多变迁与曲折,但是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始终不渝;各级规划、计划存在着分歧,但是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方向是一致的。中国走了一条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初步工业化、现代化国家。20世纪50—80年代的工业化建设有从以下特点:一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是以政治激励为主,建设规模和速度与国力平衡困难,变动曲折、波动大。三是企业生机与活力不足的问题愈益凸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近30年改革开放中的工业化。工业领域的改革主要在企业、政府、行业三个层面上进行。同时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转变。60年工业化现代化建树为: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推动了城市化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国际地位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转型期行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之实践及评价.[N].余晖;.中国经济时报.2005,
[2]  
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跻身国际市场的艰辛起步.[M].董志凯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4]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薄一波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  
历史的思考和思考的历史.[M].李学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7]  
中国统计摘要.[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
[8]  
论人民民主专政.[M].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75,
[9]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及其向科学发展的转型 [J].
颜鹏飞 ;
李华 .
理论探讨, 2009, (01) :72-78
[10]   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 [J].
姚洋 ;
郑东雅 .
经济研究, 2008, (04) :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