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集聚的工业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被引:18
作者
申伟宁 [1 ,2 ]
柴泽阳 [3 ]
张舒 [4 ]
机构
[1]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河北经贸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
[3]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4] 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产业协同集聚; 工业污染; 空间计量模型;
D O I
10.19629/j.cnki.34-1014/f.191119004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5 ;
摘要
文章运用长三角26个城市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协同集聚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协同集聚有利于工业二氧化硫强度的降低,且协同集聚的污染减排作用能够通过经济网络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制造业集聚使得协同集聚的污染减排效应呈现逐渐削弱的非线性特征;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有利于协同集聚的污染减排效应提升。要发挥协同集聚的污染减排效应:首先,应当继续加强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完善长三角地区群体型政策机制;其次,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潜力,挖掘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间的关联作用,以生产性服务为助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分布,促进区域制造业稳步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产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治理:助力还是阻力 [J].
陆凤芝 ;
杨浩昌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5 (01) :16-29
[2]   产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苗建军 ;
郭红娇 .
管理现代化, 2019, 39 (03) :70-76
[3]   产业集聚是导致区域环境污染的“凶手”吗?——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证据 [J].
周明生 ;
王帅 .
经济体制改革, 2018, (05) :185-190
[4]   产业协同集聚、贸易开放与雾霾污染 [J].
蔡海亚 ;
徐盈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6) :93-102
[5]   中国地市工业集聚与污染排放的空间特征及计量检验 [J].
胡志强 ;
苗健铭 ;
苗长虹 .
地理科学, 2018, 38 (02) :168-176
[6]   产业集聚、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J].
雷海 ;
王皓 ;
朱明侠 .
工业技术经济, 2017, 36 (09) :58-64
[7]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与污染排放——基于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黄娟 ;
汪明进 .
中国流通经济, 2017, 31 (08) :116-128
[8]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 [J].
陈菲 ;
周钰玲 ;
刘艳敏 .
产经评论, 2017, 8 (02) :20-33
[9]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 [J].
张虎 ;
韩爱华 ;
杨青龙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2) :3-20
[10]   产业集聚与环境治理:助力还是阻力——来自开发区设立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J].
王兵 ;
聂欣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2) :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