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证据立法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学权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
科技证据法; 特征; 理念; 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与法治的要求相差甚远。明确科技证据法的概念和特征,是科技证据立法的前提。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应当坚持科技证据的运用必须符合人权、伦理要求以及恢复科技证据之证据本色的科学理念,并遵循及时性、协调性以及适度鼓励科技证据运用的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德国有关搜查、扣押、逮捕以及短期羁押的法律:批评性的评价..苏珊娜.瓦尔特;.中德强制措施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
[2]  
刑侦实验室:犯罪现场真相揭秘.[M].(美)约翰·霍德(JohnHoude)著;礼宾等译;.海南出版社.2003,
[3]  
英国刑事司法程序.[M].[英]麦高伟(MikeMcConville);[英]杰弗里·威尔逊(GeoffreyWilson)主编;刘立霞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4]  
刑事诉讼原理.[M].宋英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
[5]  
日本刑事诉讼法.[M].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外国证据法选译.[M].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刘品新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7]  
法律史解释.[M].(美)庞 德著;曹玉堂;杨 知译;.华夏出版社.1989,
[8]  
爱因斯坦文集.[M].[德]爱因斯坦 著;许良英;范岱年 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
[9]   科技、人权与自由 [J].
曹志平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03) :7-8
[10]   制定我国罪犯DNA数据库管理规范的探讨 [J].
方建新 ;
于红卫 ;
程大霖 .
中国司法鉴定, 2001, (01)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