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基于SWMM模型的北京大红门排水区雨洪模拟及LID效果评价
被引:29
|作者:
杨钢
[1
]
徐宗学
[1
,2
]
赵刚
[1
]
常晓栋
[1
]
杜龙刚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市水文总站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SWMM模型;
低影响开发;
海绵城市;
大红门;
D O I:
10.16360/j.cnki.jbnuns.2018.05.012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北京市大红门排水片区为研究对象,针对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功能区划分,并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特性,针对性地布设了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通过构建大红门排水片区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并利用模型中LID模块对研究区不同功能区的LID措施布设效果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LID作为城市雨水控制的源头措施,对高频暴雨条件下的城市洪水的洪峰及洪量均具有较好的削减作用,尤其对双峰暴雨条件下的第一雨峰产生的城市洪水具有很强的削减效果,洪峰及洪量削减率最高分别达86.56%和72.53%.但在低频暴雨条件下,LID措施对暴雨产生的城市洪水的削减效果却十分有限,尤其对第二雨峰所产生的城市洪水,基本不具有削减效果,对特大暴雨的洪峰及洪量削减率仅在10%左右.可以看出,合理的LID措施布设对防治城市洪涝灾害发生、抑制洪涝灾害初期损失及城市防洪排涝部署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单纯的LID措施并不足以应对城市极端降水,须配合过程削减及末端控制等水利设施,才能达到对城市特大暴雨较好的控制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