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的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乌托邦

被引:7
作者
黄俊伟
秦祖泽
彭晓
机构
[1] 湖南工程学院高教研究所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精神; 人文精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泛学科人文精神的意义应该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基于这一点,针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仍较低的现实,认为不真实地存在工程教育对人文精神的排斥和挤压问题。相反,工科大学生当前最需要的人文精神,是要让学生通过技术理性的启蒙,比照并尊重国际工程教育的惯例,从而建立与工程师职业属性相对应的专业精神。并指出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二律背反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的几个问题 [J].
马大猷 .
群言, 2005, (02) :17-20
[2]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去工程化”困境与“情境化”选择 [J].
孔垂谦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01) :38-40
[3]   厚积薄发——印度理工学院成功之谜 [J].
黄俊伟 ;
俞贵邦 .
大学教育科学, 2004, (03) :82-85
[4]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丁学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单向度的人.[M].(美)马尔库赛(Marcuse;H.)著;张 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