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回应机制的创新:从回应性到回应力

被引:28
作者
晏晓娟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回应; 回应能力; 政府转型;
D O I
10.19631/j.cnki.css.2015.04.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府回应是政府吸纳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起点。缺乏回应性的政府就会失去官民互动的契机,就会损害政府的形象,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对其建设的要求不能止步于此,政府应以回应性为回应型政府建设的起点,以提高政府回应能力为其建设的关键,探寻政府回应研究的新路径,以价值内涵、法律措施、制度建设与技术推进四个方面探寻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创新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增量民主与善治.[M].俞可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公共部门管理.[M].(美)格罗弗·斯塔林(GroverStarling)著;陈宪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   当代中国政府回应过程:动力与特征 [J].
李严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2, (04) :75-80
[4]   民意表达与政府回应机制之完善 [J].
狄小华 ;
冀莹 .
政治与法律, 2009, (07) :58-64
[5]   电子政府: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现途径 [J].
钟明 .
中国软科学, 2003, (09) :27-31
[6]   关注政府回应 [J].
何祖坤 .
中国行政管理, 2000, (0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