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中究探阅读史景象——有关“阅读痕迹”的一场讨论

被引:12
作者
王子舟
崔汭
谢运萍
张影
绳琳静
张艳琼
刘贞伶
刘鸿彬
机构
[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关键词
阅读痕迹; 社会阅读史; 阅读学理论; 图书馆阅读推广;
D O I
10.13366/j.dik.2020.06.027
中图分类号
G252.17 [阅读辅导];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摘要
[目的/意义]阅读痕迹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有一定含义的原始标记。研究阅读痕迹有助于深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有助于目录学与阅读学发生交叉进而生成一个新的学术关注点,也有助于深化和拓展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设计/方法]对阅读痕迹的定义、特征、种类、功能、研究价值进行探讨,进而思考如何通过阅读痕迹建构阅读史以及阅读痕迹研究有着怎样的延展空间。[结论/发现]阅读痕迹按照留存处位可分为直接阅读痕迹和间接阅读痕迹,依据阅读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体阅读痕迹和群体阅读痕迹,按照载体形式可分为纸质阅读痕迹和电子阅读痕迹等。阅读痕迹具有记录阅读行为、个性化语义贮存、供人参考、文本增值等功能。阅读痕迹可以提供阅读狩猎线索,发现社会网络关系,反映社会阅读环境乃至文化的变迁。通过阅读痕迹的研究,人们能够了解社会个体阅读史及其精神发育的过程,弄清读者群对某一文献的认识态度以及基于文献构成的阅读社交网络,构建某一时期读者与作者、家人、朋友乃至子孙后代交谈的社会阅读史。[创新/价值]提出新的概念"阅读痕迹",对其从多方面进行了理论构建。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66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的创作及反响考论 [J].
刘传吉 .
民国档案, 2015, (01) :129-136
[2]   西方阅读史研究述评与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新进展 [J].
王余光 ;
许欢 .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5, (02) :1-6+82
[3]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M].潘光哲.凤凰出版社.2019,
[4]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M].王思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5]  
为生命而阅读.[M].威尔·施瓦尔贝.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6]  
傅璇琮先生纪念集.[M].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2017,
[7]  
藏书小识.[M].陆昕.文津出版社.2016,
[8]  
钱锺书手稿集.[M].钱锺书.商务印书馆.2015,
[9]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默顿.译林出版社.2015,
[10]  
章太炎藏书题跋批注校录.[M].罗志欢; 主编.齐鲁书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