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史料:教育活动场景的别样诠释——以两汉图像为例

被引:9
作者
赵国权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两汉; 图像史料; 画像石; 画像砖; 壁画; 教育活动;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6.05.015
中图分类号
G529 [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法国年鉴学派提出"史料革命"的观点以来,研究者纷纷以图像史料比对文本史料,以期发现文本史料中所没有的历史信息,以便对历史进行另一种解读,进而挖掘历史的"原生态"。与此同时,教育史界研究者也尝试着将图像史料引入教育史研究领域,同样期望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出本真教育。在汉代及后世有关两汉的绘画中含有丰富的教育信息,在其所描绘的庄重而有序的官学活动、自然而自在的私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教化等表现教育活动场景的图像史料中,虽添加了一些人为的想象和元素,但却更接近两汉教育的实际,至少也是对文本史料的重要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村童与塾师:一种风俗画的教育诠释 [J].
丁钢 .
社会科学战线, 2015, (02) :242-248
[2]   汉画孔子见老子的图像解析及宗教指归 [J].
刘湘兰 .
学术研究, 2014, (06) :135-141
[3]   论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多维视野 [J].
周洪宇 ;
李艳莉 .
江汉论坛, 2013, (07) :109-115
[4]   重视细节,拒绝“碎片化” [J].
章开沅 .
近代史研究, 2012, (04) :4-5
[5]   汉画孔子见老子与汉代道教仪式 [J].
姜生 .
文史哲, 2011, (02) :46-58
[6]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 [J].
李强 .
华夏考古, 2009, (02) :125-129
[7]   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 [J].
丁钢 .
教育研究, 2009, 30 (05) :37-41
[8]   汉画中的孝亲伦理及其成因 [J].
刘建 .
理论学刊, 2008, (06) :109-112
[9]   汉画图像叙事中的民俗功能和人文精神考察 [J].
刘克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31-137
[10]   汉画研究的历史回顾 [J].
陈江风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