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率比与集成学习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金沙江上游巴塘—德格河段为例

被引:21
|
作者
王世宝
庄建琦
樊宏宇
牛鹏尧
贾珂程
王杰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滑坡灾害; 集成学习; 频率比模型; 滑坡易发性; 金沙江上游;
D O I
10.13544/j.cnki.jeg.2020-639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金沙江上游巴塘—德格河段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该区地质、地形、地貌极其复杂,滑坡灾害最为发育,开展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对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金沙江上游巴塘—德格河段为研究区,在滑坡编录与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度、地表粗糙度、地层岩性、断层、水系和道路等11个影响因子,构建了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皮尔森系数去除高相关性影响因子,运用频率比方法定量分析各个因子与滑坡发育的关系。通过频率比模型选取非滑坡样本,采用集成学习算法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根据易发性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极低易发区5个等级。由滑坡易发性分区图和ROC曲线表明,高和极高易发区主要沿金沙江沿岸和沟谷分布,随机森林模型的成功率曲线下面积AUC=0.84,历史滑坡灾害位于高-极高易发区的灾害数占总滑坡数的84.8%,梯度提升树模型的成功率曲线下面积AUC=0.79,历史滑坡灾害位于高-极高易发区灾害数占总滑坡数的79.3%。由AUC值和历史灾害的分布可知,随机森林模型比梯度提升树模型在本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中有着更好的评价精度和更高的预测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川藏铁路对工程地质提出的挑战
    彭建兵
    崔鹏
    庄建琦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 39 (12) : 2377 - 2389
  • [2] GIS支持下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九寨沟景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罗路广
    裴向军
    黄润秋
    裴钻
    朱凌
    [J]. 工程地质学报, 2021, 29 (02) : 526 - 535
  • [3] 川藏铁路沿线主要不良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薛翊国
    孔凡猛
    杨为民
    邱道宏
    苏茂鑫
    傅康
    马新民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 39 (03) : 445 - 468
  • [4] 金沙江“10·11”白格特大型滑坡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初步分析
    冯文凯
    张国强
    白慧林
    周玉龙
    许强
    郑光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9, 27 (02) : 415 - 425
  • [5] 基于不同因子分级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湖北远安县为例
    闫举生
    谭建民
    [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 (01) : 52 - 60
  • [6] 堰塞金沙江上游的白格滑坡形成机制与过程分析
    邓建辉
    高云建
    余志球
    谢和平
    [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9, 51 (01) : 9 - 16
  • [7] 2018年10月和11月金沙江白格两次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分析研究
    许强
    郑光
    李为乐
    何朝阳
    董秀军
    郭晨
    冯文凯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6) : 1534 - 1551
  • [8] 基于滑坡分类和加权频率比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郭子正
    殷坤龙
    黄发明
    付圣
    张文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 38 (02) : 287 - 300
  • [9] 基于优化随机森林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刘坚
    李树林
    陈涛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18, (07) : 1085 - 1091
  • [10] 基于ArcGIS模型的滑坡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以金沙江上游为例
    付文博
    杜光远
    王凌晔
    常安代
    [J]. 四川地质学报, 2017, 37 (01) : 100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