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加码”:基层政策执行新视角——基于H省J县的村干部选举案例研究

被引:53
作者
凌争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加码; 卸责; 官僚制; 基层治理;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20.02.1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基层政府如何执行存在"张力"的政策?既有研究关注到基层政府在"压力型体制"下通过"变通"、"共谋"等非正式运作执行被上级"加码"的政策。由于"加码"导致既有政策"张力"的增加,作为权力末梢的基层对于"加码"避之不及。吊诡的是,基层时常主动"加码"存在"张力"的政策。如何解释基层主动"制造困难"?本研究以H省J县的村干部选举为案例,揭示基层政府主动"加码"存在"张力"政策的逻辑:主动"加码"被认为是下级向上级"讨价还价"的重要方式,这基于主动"加码"符合上级对完成任务以及晋升的渴求,当基层官员执行存在"张力"的政策时,主动"加码"能够规避政策执行中的潜在风险。简言之,主动"加码"有利于基层官员"卸责"。这对既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补充:对于存在"张力"的政策,基层政府通过主动"加码"可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论中国官僚体制中的非正式制度[J]. 周雪光.清华社会科学. 2019(01)
[2]   张弛有别:上级控制力、下级自主性和农村基层政令执行 [J].
陶郁 ;
侯麟科 ;
刘明兴 .
社会, 2016, 36 (05) :107-130
[3]   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4, (04) :108-132+7
[4]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3, (03) :5-28
[5]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6]   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 [J].
欧阳静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3) :116-122
[8]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 [J].
周雪光 ;
艾云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4) :132-150+223
[9]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10]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