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学说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建构——立足于法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

被引:6
作者
喻中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家学说; 社会科学; 中国化; 法学交叉研究; 依法治国;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7.05.006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当代中国的人文学科具有明显的中国性,而儒家学说是中国人文学科中国化的主要传统资源。但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提、理论范式均源于西方,尚未完成中国化建构。要完成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建构,最值得挖掘的传统资源是法家学说。在先秦时期,法家与儒家处于并立的地位,构成先秦思想的两大重要源流。汉代以后,儒法合流,共同建构了延伸至清代的儒法国家。儒家学说已经滋养了当代中国的人文学科,而法家学说作为中国古典的社会科学,则可以滋养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无论是法学、政治学还是经济学,都可以在法家学说中找到其理论源头。中国的社会科学应当与法家学说对接起来,应当通过法家学说完成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7+177 +17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法家三期论 [J].
喻中 .
法学评论, 2016, 34 (03) :173-184
[2]   依法治国的文化解释 [J].
喻中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 34 (03) :3-14
[3]   显隐之间:百年来的新法家思潮 [J].
喻中 .
读书, 2013, (08) :40-49
[4]   儒家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范式(paradigm)之一的东方经济学 [J].
小野进 .
日本研究, 2010, (01) :14-20
[5]   法家的发生逻辑与理解方法 [J].
韩东育 .
哲学研究, 2009, (12) :32-40+124
[6]   中国政治学的进程——一个评论性的观察 [J].
俞可平 .
学术月刊, 2007, (11) :5-11
[7]   政治学的公理 [J].
俞可平 .
江苏社会科学, 2003, (05) :56-62
[8]   《性自命出》与法家的“人情论” [J].
韩东育 .
史学集刊, 2002, (02) :9-14
[9]   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其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J].
朱红文 .
哲学研究, 1998, (12) :29-36
[10]   韩非与马基雅维里非道德政治观平议 [J].
孙晓春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 (05) :53-5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