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传统与闲暇教育

被引:6
作者
李长伟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闲暇; 默观; 繁忙; 好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2 [教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在古典传统的视野中,学校产生于闲暇,并在闲暇中操持人的灵魂德性,特别是默观的德性,以造就具有卓越品质的自足的"好人"。那种为获取外在的诸善而进行的繁忙的劳作以及与之相应的世俗品质,是为闲暇而存在的,不具本体价值,因此与引人向善的学校教育无缘。不过,近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取消了古典传统中的闲暇教育的本来意义,繁忙以及繁忙后的娱乐成了学校教育的主题,然而这样的转变也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堕落。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必要审慎地教人瞻望与思考天道,教人做好人。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知识分子的背叛.[M].(法)朱里安·本达(JulienBande)著;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  
文化转向.[M].(英)戴维·钱尼著;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民主主义与教育.[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佘碧平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
[6]  
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美)布鲁姆(Bloom;Allan)著;缪青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8]  
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英)曼蒂;(英)奥杜姆著;叶京等译;.春秋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