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股权质押、资金侵占与盈余管理

被引:56
作者
黄志忠 [1 ]
韩湘云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股权质押; 资金侵占; 盈余管理; 股权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在作股权质押决策时如何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间权衡,并提出大股东质押股权的可能性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股价被高估的程度正相关的假设,随后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根据理论模型推导结果提出的假设。本文随后分析了大股东质押股权的行为后果。实证研究表明,如果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是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大股东质押股权并不必然导致盈余管理或资金侵占。当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为非国有实体或个人时,盈余管理和资金侵占都可能是大股东股权质押的行为后果。本文的结论对相关部门加强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监管、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最终控制人股权质押损害公司价值么? [J].
郝项超 ;
梁琪 .
会计研究, 2009, (07) :57-63+96
[2]   “大小非”减持中的盈余管理 [J].
蔡宁 ;
魏明海 .
审计研究, 2009, (02) :40-49
[3]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下的“隧道挖掘”——明星电力资金黑洞案例分析 [J].
李永伟 ;
李若山 .
财务与会计, 2007, (02) :39-42
[4]   民营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与掏空行为——基于阳光集团的案例研究 [J].
吕长江 ;
肖成民 .
管理世界, 2006, (10) :128-138
[5]   股权比例、大股东“掏空”策略与全流通 [J].
黄志忠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1) :58-65
[6]   股权分置、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J].
马曙光 ;
黄志忠 ;
薛云奎 .
会计研究, 2005, (09) :44-50+96
[7]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8]  
CEO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 . Daniel Bergstresser,Thomas Philipp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5 (3)
[9]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 [J].
Claessens, S ;
Djankov, S ;
Fan, JPH ;
Lang, LHP .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06) :2741-2771
[10]   Dividends and expropriation [J].
Faccio, M ;
Lang, LHP ;
Young, L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 (01) :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