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空转:中国银行业“钱荒”的起点及其防范

被引:10
作者
耿同劲
机构
[1] 郑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空转; 影子银行; 套利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货币空转不但包括不经过产业过程、始终以货币资本的形态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的第一种形式,而且也包括货币资本在转化为生产资本或商品资本过程中的阻滞和缓流,这是货币空转的第二种形式。流动性的泛滥提供了货币空转赖以存在的土壤,制度性利差、汇差导致的套利空间催生了票据融资、进出口贸易途径的第一种形式货币空转,而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监管差异导致的监管套利诱发了影子银行途径的第二种形式货币空转。防范货币空转需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全面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金融热与实体经济偏冷问题研究 [J].
宗良 ;
孙宇 .
中国市场, 2013, (31) :45-50
[2]   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 [J].
巴曙松 .
经济纵横, 2013, (04) :27-30
[3]   境外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的新进展及其启示 [J].
陈斌彬 .
商业研究, 2013, (02) :146-151
[4]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解析和金融监管困境 [J].
何文彬 .
现代管理科学, 2012, (11) :68-70
[5]  
全球金融空转蕴藏巨大风险 .2 张茉楠. 深圳商报 . 2013
[6]  
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kuangjia.htm?id=2013s18.ht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