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和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65
作者
杨天宇
张蕾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进入; 退出; 壁垒;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9.06.009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中153个制造业行业的横截面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新进入的高效率企业引起在位企业退出的"替代效应",和在位企业的退出导致新企业进入增加的"真空效应"在我国都是存在的。(2)国有经济比重对企业进入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国有经济比重对企业退出有显著正效应。(3)资本密度、集中度和研发密度这些一般性壁垒因素对企业的退出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但集中度和研发密度对企业进入却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资本密度对企业进入的阻碍作用也不显著。这说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的对称关系假说在我国并没有得到经验支持。(4)利润率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转型实验中的作用有限 [J].
陈平 .
经济研究, 2006, (10) :96-107
[2]   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实证研究 [J].
黄健柏 ;
陈伟刚 ;
江飞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13-21
[4]   中国工业企业进入与退出Or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李德志 ;
闫冰 ;
不详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68-72
[5]  
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竞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保罗·杰罗斯基(PaulGeroski)等著, 2004
[6]  
高级产业经济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斯蒂芬·马丁(StephenMartin)著, 2003
[7]   What is a barrier to entry? [J].
McAfee, RP ;
Mialon, HM ;
Williams, M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 (02) :461-465
[8]  
Barriers to Entry an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in China[J] . Guo Biao Yang.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 1998 (1)
[9]  
Empirical studies of entry and exit: A survey of the evidence[J] . John J. Siegfried,Laurie Beth Evans.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1994 (2)
[10]  
Market Structure, Entry, and Performance in Korea[J]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199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