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Hydro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陈河流域的应用对比

被引:19
|
作者
孙明坤 [1 ]
李致家 [1 ]
刘志雨 [1 ,2 ]
侯爱中 [2 ]
霍文博 [1 ]
温娅惠 [1 ,3 ]
孔祥意 [1 ]
戴金旺 [1 ,4 ]
梁世强 [1 ,5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2] 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
[3] 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水文水资源局
[4] 宁波市镇海区建筑(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站 
[5]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WRF-Hydro模型系统; 新安江模型; 洪水模拟; 分布式模型; 陆气耦合模型; GLDAS再分析数据; 陈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与降雨观测数据,以陕西半湿润区陈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驱动WRF-Hydro模型,研究该模型的表现和适用性,并在结构、参数、输入输出和模拟结果方面与新安江模型对比.考虑到次表面层与实际包气带的区别,引入土层厚度乘子ZSOILFAC对前者进行等比缩放,发现其与新安江模型反推包气带的厚度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在陈河流域中WRF-Hydro计算步长须在建议值的基础上缩小; WRF-Hydro模型善于模拟洪水细节,新安江模型表现好且稳定;前者的径流深和洪峰合格率平于或略低于后者;在两个指标均合格的洪水中,前者平均均方根误差比后者小21.5%,但对于其他洪水,前者平均均方根误差比后者大56.2%; WRF-Hydro在洪水起涨时刻模拟较好,表现出其在中小流域应用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50 / 86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降雨输入对实时洪水预报精度与预见期的影响
    温娅惠
    李致家
    孙明坤
    李巧玲
    霍文博
    [J]. 湖泊科学, 2019, 31 (01) : 39 - 51
  • [2] 美国地质调查局实时数据产品概述
    于晓荷
    丁克永
    李越
    戴兵
    [J]. 中国矿业, 2018, (S2) : 19 - 22
  • [3] 半湿润流域水文模型比较与集合预报
    霍文博
    李致家
    李巧玲
    [J]. 湖泊科学, 2017, 29 (06) : 1491 - 1501
  • [4] TOPKAPI模型的应用及与新安江模型的比较研究
    李致家
    王秀庆
    吕雁翔
    陈利者
    李兰茹
    [J]. 水力发电, 2013, (11) : 6 - 10
  • [5] 气象水文模型耦合研究及其在渭河流域的应用
    郝春沣
    贾仰文
    王浩
    [J]. 水利学报, 2012, (09) : 1042 - 1049
  • [6] 基于数值天气模式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三峡入库洪水预报研究
    高冰
    杨大文
    谷湘潜
    许继军
    [J]. 水力发电学报, 2012, 31 (01) : 20 - 26
  • [7] GDAS数据和NOAH陆面模式在中国应用的精度检验
    田静
    苏红波
    孙晓敏
    陈少辉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11) : 1422 - 1430
  • [8] TOPMODEL和新安江模型的应用比较
    谢帆
    李致家
    姚成
    [J]. 水力发电, 2007, (10) : 14 - 18
  • [9] 陆气耦合模型在实时暴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陆桂华
    吴志勇
    雷Wen
    张建云
    [J]. 水科学进展, 2006, (06) : 847 - 852
  • [10] 中国近50年洪涝灾害灾情分析
    李茂松
    李森
    李育慧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4, (01) : 40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