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票交易:体制内土地和产业的优化组合模式

被引:18
作者
程世勇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地票; 指标交易; 城乡建设用地; 货币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0 [土地政策];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工业地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体系的核心。地权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是我国目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得以复制的主要根源。"地票交易"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实物资产的证券化,以指标交易为核心,能够从体制内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失衡,实现土地和产业要素的优化组合。地票交易不仅能降低集体建设用地体制外流转的成本和制度风险,还能通过土地资产的货币化实现节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地权交易与生产要素组合:1650—1950 [J].
龙登高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146-156
[2]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J].
程世勇 ;
李伟群 .
经济体制改革, 2009, (01) :71-75
[3]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J].
杨志荣 ;
吴次芳 ;
靳相木 ;
姚秋萍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1) :14-18
[5]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论要 [J].
蔡继明 .
东南学术, 2007, (03) :12-18
[6]   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诸培新 ;
陈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29-248
[7]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J].
周其仁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93-210
[8]   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 [J].
黄祖辉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2, (05) :66-71+95
[9]  
Choice of Land Tenure in China: The Case of a County with Quasi‐Private Property Rights[J] . James Kai‐sing Kung.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