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储粮损失有多高——基于28省2296户的农户调查

被引:26
作者
罗屹 [1 ]
严晓平 [2 ]
吴芳 [2 ]
武拉平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粮食产后损失; 农户储粮损失; 减损模拟; 粮食安全;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9.316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受资源条件束缚,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成为增加粮食供给的重要举措。利用28省2296户的调研数据,测算中国农户储粮环节损失水平;分品种、分地区、分设施考察农户储粮环节损失差异,识别储粮损失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减损模拟。结果显示:(1)农户储存环节中,花生损失率最低,为0.98%,土豆损失率最高,为8.19%;粳稻、籼稻、小麦、玉米的损失率为1.75%、2.00%、1.86%和2.41%;(2)各地区的粮食储存损失水平存在差异,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损失水平低于其他地区,分省情况看,安徽省农户储存环节综合损失水平最低,湖南省农户储存环节综合损失水平最高;(3)通过方差分析模型证实,在各类储存设施中,仓类设施储存损失水平最低;(4)不同标准下的减损结果显示,当储存环节损失率降低到1.50%、1.00%、0.15%时,能够分别节约211.05、332.55、539.15万t粮食,相当于节约44.17、65.95、102.98万hm2耕地,15.98、23.60、36.54万t化肥,可满足468.98、739.02、1198.08万人1年的粮食消费。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水稻收获环节的损失有多高?——基于5省6地的实验调查 [J].
黄东 ;
姚灵 ;
武拉平 ;
朱欣頔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8) :1427-1438
[2]   中国小麦收获环节损失有多高?——基于4省5地的实验调研 [J].
曹芳芳 ;
朱俊峰 ;
郭焱 ;
刘建垒 ;
武拉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 (07) :7-14
[3]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特征及减损潜力研究 [J].
高利伟 ;
许世卫 ;
李哲敏 ;
成升魁 ;
喻闻 ;
张永恩 ;
李灯华 ;
王禹 ;
吴晨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23) :1-11
[4]   中国粮食产后损失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小麦为例 [J].
宋洪远 ;
张恒春 ;
李婕 ;
武志刚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4) :1-6
[5]   西北五省农户储藏小麦情况调查研究 [J].
胡耀华 ;
陈康乐 ;
刘聪 ;
汪峰 ;
沈瑾 ;
张强 .
农机化研究, 2013, 35 (10) :150-153
[6]   农户粮食储备规模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省不同粮食品种的调查 [J].
吕新业 ;
刘华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12) :22-30
[7]   农村产后粮食损失评估及对策研究 [J].
郑伟 .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0, (04) :47-51
[8]   江苏省粮食产后损失的状况、原因及对策措施 [J].
曹宝明 ;
姜德波 .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1999, (01) :21-27
[9]   粮食损失的形成和我国粮食损失现状 [J].
张健 ;
傅泽田 ;
李道亮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04) :59-63
[10]   全国粮食产后损失抽样调查及分析 [J].
詹玉荣 .
中国粮食经济, 1995, (04)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