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关联研究

被引:139
作者
金灿阳
徐蔼婷
邱可阳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基于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视角,结合模糊集合思想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数字治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五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并编制2012—2019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强度,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数字经济关联网络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与演化趋势。结果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蓬勃发展之势,但区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马太效应”和“数字鸿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级递减;数字经济关联网络初步成型,各地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逐步增强,省域数字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大幅提升;广东、江苏、北京等地作为结构洞占据者,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拥有信息和资源控制优势,河南、陕西和四川有效规模和限制度提升较快,被视为结构洞的潜在占据者;数字经济发展的小团体聚集特征明显,省级层面形成了4个凝聚子群,子群内部联动作用明显强于外部影响;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限制,西北子群成员交流疏淡,其子群内部密度低于网络整体密度,数字经济联系纽带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结论对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区域数字产业发展的平衡性分析 [J].
李娟 ;
刘爱峰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2, 37 (01) :3-12
[2]   中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J].
余海华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1, 36 (09) :23-34+44
[3]   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数字经济产业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J].
陆岷峰 .
兰州学刊, 2021, (04) :54-64
[4]   中国数字化程度测度与指标体系构建 [J].
范合君 ;
吴婷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0, 22 (04) :3-12
[5]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 [J].
任保平 .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3 (02) :5-9
[6]   中国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及成因 [J].
田俊峰 ;
王彬燕 ;
王士君 ;
程利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9, (06) :16-21
[7]   国家数字竞争力指数构建与国际比较研究 [J].
吴翌琳 .
统计研究, 2019, 36 (11) :14-25
[8]   数字经济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 [J].
万晓榆 ;
罗焱卿 ;
袁野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1 (06) :111-122
[9]   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框架设计研究 [J].
向书坚 ;
吴文君 .
统计研究, 2019, 36 (10) :3-16
[10]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国际经验及中国编制方案的设计 [J].
杨仲山 ;
张美慧 .
统计研究, 2019, 36 (05)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