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农村企业家精神:以黄陂工业化为例(1978~1998)

被引:3
作者
严鹏 [1 ]
张红 [2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2]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3]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黄陂; 农村工业; 企业家精神; 地方能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近代中国若干地区农村手工业的发展系由"地方能人"推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村工业化进程也涌现出具有相似性的农村企业家。黄陂在近代缺乏显著的工业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在手工业改造的基础上,黄陂的现代工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了一定发展。改革开放后,黄陂兴起了一批新的工业,自主创业的农村企业家是重要市场主体。个案研究显示,早期的黄陂农村企业家在技术上得益于计划经济时代已有的工业基础,他们通过对已有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取得了成功。黄陂农村企业家具有熊彼特所揭示的典型企业家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地方能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创办高家河锣厂的经过 [J].
王长海 .
武汉文史资料, 1998, (01) :63-67
[2]   “神箭”轿车问世的前前后后 [J].
曾仁安 .
武汉文史资料, 1998, (01) :56-62
[3]   记鲁台五金水暖器材厂 [J].
夏建忠 .
武汉文史资料, 1998, (01) :104-106
[4]  
工艺放奇葩,企业结硕果——记哥特装饰工艺模具公司总经理王启新[J]. 王士毅.武汉文史资料. 1998(01)
[5]   武湖电线电缆厂述略 [J].
肖仁林 .
武汉文史资料, 1998, (01) :115-116
[6]  
中国的经济革命[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日) 顾琳, 2009
[7]  
黄陂区志[M]. 武汉出版社 , 武汉市黄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08
[8]  
半工业化[M]. 中华书局 , 彭南生,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