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的经济学分析:定义、构成和规模测算

被引:80
作者
李文喆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资产负债表; 经济学; 货币银行; 宏观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影子银行的较快发展,其规模迅速膨胀,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各类市场主体都牵涉其中。这些变化吸引了政策制订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性定义,即依赖于银行信用、从事银行业务、但又没接受严格的银行业监管的金融业务,具体指传统的银行表内贷款和债券投资以外的,具备完整的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金融业务。本文逐项分析影子银行业务,详细总结各类型业务的交易结构、业务主体、业务实质、资金来源、法律基础、资产负债表表示,准确测算了2002年至今影子银行总量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月度数据。只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着手加总,既完整地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全部业务,得到其宏观总量,又剔除了重复计算。本文测算数据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7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大资管、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J].
温信祥 ;
苏乃芳 .
金融研究, 2018, (10) :38-54
[2]   影子银行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吗?——来自中国2005-2015年103家商业银行的证据 [J].
李泉 ;
郭一凡 ;
孟方方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7, 33 (06) :22-29
[3]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J].
孙国峰 ;
贾君怡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1) :92-110+207
[4]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王振 ;
曾辉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12) :58-67
[5]   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J].
封思贤 ;
居维维 ;
李斯嘉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4, 29 (04) :3-12
[6]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成因、风险与对策 [J].
张明 .
国际经济评论, 2013, (03) :82-92+6
[7]   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J].
李向前 ;
诸葛瑞英 ;
黄盼盼 .
经济学动态, 2013, (05) :81-87
[8]   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风险评估与监管对策 [J].
王浡力 ;
李建军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5) :20-25
[9]   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 [J].
毛泽盛 ;
万亚兰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1) :65-73
[10]   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陈剑 ;
张晓龙 .
财经问题研究, 2012, (08)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