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153
作者
朱江丽 [1 ]
李子联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发展; 人口发展; 空间发展; 耦合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 ; 020202 ; 1407 ;
摘要
通过构建城市产业-人口-空间发展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函数,计算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整体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从时序上看,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发展水平总体上在波动中演进,演进过程大致分为以产业为主导、以空间为主导到产业、空间与人口系统发展失调等三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长三角城市群由以上海为中心的空间格局逐步演进成为以上海为轴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的高水平协调发展三角区域,但是由于空间发展过速,三角区域内高水平协调发展城市普遍存在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程度滞后的特征,而外围城市主要暴露出人口与空间协调发展程度滞后的问题。因此应该坚定以人为本的目标,促进产业集约高效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人口、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J].
孙平军 ;
丁四保 ;
修春亮 ;
魏冶 .
地理科学, 2012, 32 (04) :450-457
[2]   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的城镇化水平评估与解释——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曹广忠 ;
边雪 ;
刘涛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139-2149
[3]   人口—经济—空间视角的东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 [J].
孙平军 ;
丁四保 .
经济地理, 2011, 31 (07) :1094-1100
[4]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J].
陈凤桂 ;
张虹鸥 ;
吴旗韬 ;
陈伟莲 .
人文地理, 2010, 25 (05) :53-58
[5]   人口红利效应、产业升级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J].
郭岚 ;
张祥建 ;
李远勤 .
南京社会科学, 2009, (07) :7-14
[6]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7]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1) :2-10+111
[8]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比较研究 [J].
沈玲媛 ;
邓宏兵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27 (06) :7-10
[9]   “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 [J].
陶然 ;
曹广忠 .
改革, 2008, (10) :83-88
[10]   基于产业-人口集聚分析的都市经济区空间功能分异——以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区为例 [J].
杜瑜 ;
樊杰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6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