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中国之治”的社会之基: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被引:67
作者
黄建洪
高云天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之治;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共同体;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200101.00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以社会建设促成"国家成长"至关重要。从经国序民、泽被民生的长期愿景来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擎划的"中国之治"制度体系,其根基是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依托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进程中,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本质上是坚持和发展好新经济社会基础框架中党领导的群众路线的新实践,目标是构建"一元统属、七位一体、三共耦合、三治融合、三人衔接"的高质量社会治理,意在全面提升治理的"人民性"内涵和品质,它是权威核心、治理体系、治理格局、治理方式以及治理实现的连续体,是一种在新需求持续强化呈现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理论上,这一思路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国家、市民社会等理论为基础,超越了"主体—客体"二元划分的思维底板,是一种更趋合作式、融合型的社会建设思路,既消解了个体层面的本体性焦虑,又缓释了社会整体转型的结构性紧张,引致既有本体性安全的回归、又有向心力再生产的国家认同。实践中,坚守"制度赋权"的同时,需要妥善处理好结构与功能、激励与约束等协同创新的若干关系,通过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和优化政府统筹,实施"技术赋能",引导民众有效参与和广泛协同,以民主协商为途径、科技支撑为辅助,从而深度塑筑尊重社会自主性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法治之治。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7+2 +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
[2]  
失控的世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s)著;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俞可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u)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80,
[5]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视角下的中国财政学体系构建 [J].
王玉玲 ;
赵晓明 .
教学与研究, 2018, (05) :103-112
[6]   协作治理是适合中国现实需求的治理模式 [J].
郭道久 .
政治学研究, 2016, (01) :61-70+126
[7]   社会治理的价值规约与政府治理创新 [J].
黄建洪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 (06) :191-196
[8]   西方社会建设思想:演进逻辑及其“脱域”价值 [J].
黄建洪 .
国外社会科学, 2014, (04) :4-14
[9]   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 [J].
范如国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4) :98-120+206
[10]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 [J].
林尚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8) :22-4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