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财政到土地金融——论以地融资模式的转变

被引:23
|
作者
陈金至 [1 ]
宋鹭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以地融资; 土地财政; 土地金融; 土地出让成本;
D O I
10.19477/j.cnki.11-1077/f.2021.01.007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812 [中国财政];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对以地融资模式发展历程的重新梳理将有助于加深理解土地的融资功能。本文利用城市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上述模式的演进展开了探讨。研究发现,随着2011年起土地出让成本的上升,扣除成本后的土地出让净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1/6左右,因此土地财政贡献率的传统测算方法是不准确的。即便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征收通过提供大量的优质抵押品,缓解了高速发展阶段的信用饥渴,并导致了全社会对土地金融的愈发依赖。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而土地金融通过杠杆效应加速了资本积累,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因此,当前以地融资模式的内涵已从土地财政转变为了土地金融。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0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