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视阈下的“空心村”治理

被引:12
作者
张志胜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空心村; 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许多村社出现的"空心化"现象,使得乡村社会发展陷入一种治理性困境。人力资本空心化、土地抛荒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集体空壳化、科技空心化以及公共服务空心化虽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却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利契机。因而以充分保障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益为前提的土地流转,为"空心村"的治理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空心村”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其治理——对湖南永州市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J].
唐志军 ;
王玉霞 .
中国发展观察, 2008, (03) :42-45
[2]   农村劳动力流失与新农村建设 [J].
朱启臻 ;
李洁 .
调研世界, 2007, (10) :22-25+40
[3]   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J].
郭建军 .
经济研究参考, 2007, (36) :4-8+26
[4]   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的治理对策 [J].
邓宗兵 ;
王钊 .
重庆社会科学, 2007, (05) :17-19
[5]   妥善处理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J].
崔传义 .
红旗文稿, 2007, (06) :5-8
[6]   脱根与涅槃——新生代女民工的市民化释读 [J].
张志胜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1) :64-67
[7]   制度约束下的理性选择与农村土地流转 [J].
李萍 ;
胡俊波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3) :72-76
[8]   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 [J].
严海蓉 .
读书, 2005, (07) :74-83
[9]   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张春娟 .
唯实, 2004, (04) :83-86
[10]   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 [J].
庄孔韶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