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对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39
作者
吕连琴
陈天玉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社会网络分析; 官方宣传形象; 游客感知形象;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网络文本为对象的旅游形象研究已成为热点,但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往往单一且不够深入。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比较不同视角下河南省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差异。结果表明:(1)网络语境下河南旅游目的地形象可分为6个主题: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游客体验与感受、旅游目的地、旅游政务信息、旅游保障设施。(2)除旅游政务信息和旅游保障设施差异较大外,不同视角下其他4个主题的差异较小。(3)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游客感知网络比官方宣传的略显紧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游客体验与感受均处于二者网络结构的核心位置;官方宣传侧重宣传大而全的内容,孤立点较多。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107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殷墟旅游形象游客感知研究 [J].
王敏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9, (05) :115-119
[2]   游客体验视角下开封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基于网络评论的方法 [J].
索志辉 ;
梁留科 ;
苏小燕 ;
买哲 ;
张佳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9, (02) :102-105
[3]   大争之寺:中美报纸媒介对少林寺形象表征差异 [J].
郑鹏 ;
李阿芳 ;
皮瑞 .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 (06) :134-145
[4]   网络语境下官方目的地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差异——以南京市为例 [J].
吴林芝 ;
周春林 ;
黄子璇 ;
曹芳东 ;
谢倩倩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 37 (03) :90-94+100
[5]   基于文本挖掘的城市旅游社区形象感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李萍 ;
陈田 ;
王甫园 ;
王新歌 .
地理研究, 2017, 36 (06) :1106-1122
[6]   互联网传播的西藏旅游形象研究——基于中文旅游网站文本的语义网络分析 [J].
王晓辉 .
贵州民族研究, 2014, 35 (10) :165-168
[7]   网络论坛与机构网站对西藏旅游形象传播的差异性 [J].
陈幺 ;
赵倩倩 ;
赵振斌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 (03) :314-316+336
[8]   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 [J].
冯捷蕴 .
旅游学刊, 2011, 26 (09) :19-28
[9]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太白山背包旅游行为研究 [J].
赵振斌 ;
党娇 .
人文地理, 2011, 26 (01) :134-139
[10]   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 [J].
肖亮 ;
赵黎明 .
旅游学刊, 2009, 24 (03) :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