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技术及应用

被引:33
作者
李建林 [1 ]
孟高军 [2 ]
葛乐 [2 ]
周京华 [1 ]
石文辉 [3 ]
张占奎 [3 ]
机构
[1]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变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 南京工程学院
[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储能; 配置方案; 政策;
D O 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01.001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TK02 [蓄能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080502 ;
摘要
构建能源互联网是实现能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储能技术是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的关键一环。针对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技术及其应用,首先介绍了储能技术的类型与特性,并阐述了能源互联网中各个环节储能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全球储能发展现状。重点梳理了当前典型国家与地区的储能市场发展状况,并分析了政策对当地储能产业发展的贡献与启示。然后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结构框架,针对源、网、荷等环节给出储能技术配置规划方案。最后结合当前典型地区能源发展需求、政策导向因素,对未来储能产业的发展进行预测与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全球储能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J].
朱文韵 .
科学, 2018, 70 (04) :32-37
[2]   我国储能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J].
戴丽 .
节能与环保, 2017, (07) :22-29
[3]   储能技术与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J].
余本善 ;
孙乃达 ;
焦姣 .
石油科技论坛, 2017, 36 (01) :57-61+67
[4]   2016年全球储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J].
封红丽 .
电器工业, 2016, (10) :23-29
[5]   全球能源互联网跨国跨洲互联研究及展望 [J].
刘振亚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19) :5103-5110+5391
[7]   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叶一枝 .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6, (13) :77-81
[9]   中国储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J].
陈永翀 .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6, (04) :42-45
[10]   云雾协同优化控制和软件定义应用技术 [J].
刘广一 ;
史迪 ;
朱文东 ;
陈晰 ;
陈金祥 .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6, 14 (03) :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