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产业地理与绿色发展——集聚与产业异质性视角

被引:10
作者
卢飞 [1 ]
刘明辉 [2 ]
孙元元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产业地理; 绿色发展; 集聚; 产业异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C-D函数和CES生产函数,本文模拟了产业地理的演变逻辑,构建了一个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模型,阐释了贸易开放、产业地理与绿色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对产业地理的形成具有异质性作用,二者的交互效应对绿色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依据《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本文对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借助2004—2015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贸易开放的效用是进口和出口之间作用力相互抵消或彼此增强的结果,二者对不同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力表现出线性、U型和倒U型特征,异质性体现明显,且存有"渗透边界",对一些产业区位的影响在现阶段不显著;第二,与贸易开放对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相比,贸易开放与产业地理的交互作用随所处产业地理情境的不同会导致直接效应被增强或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内在联系 [J].
原毅军 ;
谢荣辉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9) :1340-1347
[2]   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 [J].
杨仁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23-29
[3]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机理——基于生态效率和空间计量的研究 [J].
黄建欢 ;
吕海龙 ;
王良健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532-545
[4]  
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 胡鞍钢,周绍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1)
[5]   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是否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地级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彭水军 ;
张文城 ;
曹毅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08) :119-132
[6]   中国省际工业绿色发展评估 [J].
苏利阳 ;
郑红霞 ;
王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8) :116-122
[7]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 [J].
陈晓玲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1) :93-118
[8]   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与地区经济发展——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孙晓华 ;
柴玲玲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6) :5-17
[9]   贸易成本与国内产业地理 [J].
许德友 ;
梁琦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3) :1113-1136
[10]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J].
李锴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60-7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