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单相SSSC的混合串联补偿方法

被引:2
作者
肖湘宁
高本锋
赵成勇
李广凯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相不平衡; 次同步振荡;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主动阻尼控制器; 混合串联补偿; 固定电容补偿;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0.11.040
中图分类号
TM761 [自动调整];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为提高单相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方案的效率,基于非工频下三相电抗不平衡会减少发电机组机械侧和电气侧的能量交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次同步振荡(SSO)的原理,提出了基于SSSC的混合串联补偿方法,解决了传统固定电容补偿(FSC)存在的SSO。该方法只在一相中采用SSSC代替部分固定电容,而其它两相采用FSC进行补偿。通过控制SSSC,使工频下三相电抗相同;而在次同步频率下,系统电抗不相同。建立了H桥级联式的单相SSSC的时域仿真模型,设计了增强阻尼效果的主动阻尼控制器。采用时域仿真法,分析了故障点位置对抑制效果的影响以及SSSC的最小补偿度。以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为指标,分析该方法对系统的影响。基于IEEE第1标准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SSO,抑制效果不受故障点位置的影响,并且对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影响不大。同三相均采用串联SSSC代替部分FSC的混合串联补偿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具有经济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803 / 28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效果 [J].
张帆 ;
徐政 .
电工技术学报, 2007, (06) :121-127
[2]   TCSC对发电机组次同步谐振阻尼特性影响研究 [J].
张帆 ;
徐政 .
高电压技术, 2005, (03) :68-70
[3]   串补AC/DC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分析 [J].
周长春 ;
徐政 .
高电压技术, 2004, (02) :1-3+9
[4]  
H桥级联式SSSC主电路拓扑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 姜旭.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
[5]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原理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谢小荣, 2006
[6]  
动态电力系统的理论和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倪以信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