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

被引:91
|
作者
许士春 [1 ]
习蓉 [1 ]
何正霞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减排; 影响因素; LMD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业内不同行业的比较发现,电力蒸汽及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来源。对此,从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J]. 郭朝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12)
  • [2]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
    林伯强
    刘希颖
    [J].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 66 - 78
  • [3]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王锋
    吴丽华
    杨超
    [J].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 123 - 136
  • [4] 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
    李艳梅
    张雷
    程晓凌
    [J].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 218 - 222
  • [5]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朱勤
    彭希哲
    陆志明
    吴开亚
    [J].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 2072 - 2079
  • [6]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宋德勇
    卢忠宝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 18 - 24
  • [7]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 [8] 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O 2 emission over 1991–2006 in China[J] . Ming Zhang,Hailin Mu,Yadong Ning,Yongchen Song.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9 (7)
  • [9]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 2 emissions from energy use: Turkish case[J] . Energy Policy . 2009 (11)
  • [10] Using LMDI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China’s industrial CO 2 emissions from final fuel us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 Lan-Cui Liu,Ying Fan,Gang Wu,Yi-Ming Wei.Energy Policy . 200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