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经济资源环境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

被引:51
作者
刘承良 [1 ,2 ,3 ]
颜琪 [4 ]
罗静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4] 港中旅(珠海)海洋温泉有限公司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耦合作用; 经济资源环境系统; 多情景模拟; 武汉城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都市圈经济资源环境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多重反馈的耦合巨系统,三者间存在互相制约、相互作用的高阶、非线性复杂关系,传统的线性研究范式面临挑战。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因果关系和流图分析方法,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建立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①模型具有很好的普适性,能真实反映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耦合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以为调控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②借助模型可以对内部错综复杂、相互联系和相互耦合的巨系统进行动态多情景模拟,并揭示出协调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快速增长为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治理提供更好的支持,三者相互促进,是武汉城市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最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857 / 86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青海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J].
李杰兰 ;
陈兴鹏 ;
王雨 ;
张子龙 .
资源科学, 2009, 31 (09) :1624-1631
[2]   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 [J].
贺晟晨 ;
王远 ;
高倩 ;
石磊 ;
陆根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8) :698-703
[3]   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张振杰 ;
杨山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7, (02) :88-92
[4]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J].
刘耀彬 ;
陈斐 ;
李仁东 .
地理研究, 2007, (01) :187-196
[5]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 [J].
张富刚 ;
刘彦随 ;
王介勇 .
资源科学, 2007, (01) :16-20
[6]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 [J].
吴文恒 ;
牛叔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2) :81-86+96
[7]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47-51
[8]   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耦合态势研究 [J].
马彩虹 ;
赵先贵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5) :217-221
[9]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10]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